宗教文化 首頁 > 宗教文化 > 宗教簡介 > 佛教 >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建築、雕塑、繪畫、文學與音樂等藝術作品。佛教藝術發源於前6至前5世紀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陸。之後,隨著向亞洲其它地區和世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接觸,佛教藝術也隨之不斷演變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

佛教音樂藝術
  佛教音樂起源於印度吠陀時期,佛陀根據其中記述梨俱吠陀歌詠方法之娑摩吠陀而制定伽陀,伽陀即指偈頌,方便宏揚佛法。佛教音樂被稱為梵音,又名梵唄。"梵"來自印度語,是"梵覽摩"的略稱。根據《佛光大辭典》:梵,表清淨之義。"唄"又作唄匿、婆陟、婆師。意譯為止息、 讚歎。以音韻屈曲升降,能契于曲,為諷詠之聲,乃梵土之法曲,故稱梵唄。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中較大的一尊梵唄主要有三種用途。首先是講經儀式,通常行於講經前後。其次是六時行道,即寺院每日作朝暮課誦之用。最後就是經懺法會,譬如"觀音菩薩聖誕"、"梁皇寶"、"水陸法會"。根據《長阿含五闍泥沙經》,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得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另外,《薩婆多毗尼勒迦》卷六記載:瓶沙王信佛法,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多得利養,眷屬增長,願世尊聽諸比丘。佛言:聽諸比丘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說法。可見當時的梵唄已經在印度各地佛所中流行。
  佛教音樂可以分為贊、偈、咒、誦四大類。贊,有祈禱和歌頌佛祖之意。贊同詞為韻體體裁,以八句、六句或四句為一組。譬如《戒定真香》、《佛寶贊》、《楊枝淨水》等。偈,梵文唱,有五字體和七字體之分,有八句複唱,也有四句複唱。咒,即是咒文,由梵音轉讀,只可意會而不可解讀。無韻咒常以木魚單點伴擊;有韻咒則常以磬、鈴、鐺來伴奏。誦,即唱誦,與贊同是韻體體裁,但更富音樂性。

佛教"圖"與"像"
  佛教畫的種類可以分為"圖"和"像"兩大類。"圖"是指一幅畫中以一尊像為主體,或多尊像共同構成主體,其中有主有伴,共同體現一個故事。例如:"十八羅漢像"是在一幅畫中或多幅畫中畫十八羅漢,但只是繪出每位羅漢的儀容形貌,或降龍、或伏虎,各個羅漢不相聯繫。至於"十八羅漢過海圖"便是在一 幅畫中繪出十八羅漢共同渡越滄海的不同動作。"像"是指一幅畫中單獨畫一像,或一幅畫中雖畫有多像,其內容都只是側重在表現每一像的儀容形貌,別無其他的意義。佛經畫就其內容可分有七類,即:佛、菩薩、明王、羅漢(包括緣覺類)、天龍八部、高僧、曼陀羅。佛圖就其內容來分有六類:佛、本、經變、故事、山寺、雜類。此外還有"水陸畫",是由像和圖混合組成的佛畫集。

佛像雕刻藝術
  佛陀的人神合一的雕像表示是從西元1世紀的北印度開始出現,主要源自於兩個地區,犍陀羅(即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秣菟羅(即今印度中北部)。 自從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32年的征服,和隨後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前256年—前125年)及印度-希臘王國(前180年—10年)的建立,促成了希臘佛教藝術的發展,使印度與希臘文化進行了多個世紀的交流,犍陀羅的雕塑揭示了希臘藝術 對它的影響,"人神"的概念明顯地是從希臘神話文化中啟發出來的。在藝術上來說,犍陀羅的風格以曲發、蓋著雙肩的披衣、鞋子或涼鞋和葉型背光為主。
  早期的浮雕比較粗糙,構圖簡單。西元1世紀後,造型越來越精細,姿態高雅,背景幾乎全留空白。佛教藝術在印度又持續發展了很多個世紀。秣菟羅的粉紅色砂岩雕像在笈多王朝(西元4世紀到6世紀)期間進展得達到了高度的做工精良和造型優美。多學派的藝術在幾乎所有亞洲餘下的地方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在10世紀後,由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最終佔據了主導,佛教藝術創造在印度逐漸絕跡了。
佛教寺院聖地
  佛教寺院在印度可以分為四大類別。毗訶羅,即精舍僧房之意義,供僧侶居住靜修。刹,意指幡竿,常見於佛堂前。僧伽藍摩,又稱伽藍,有眾園之意,讓大眾共住的園林,多為國王所提供的。阿蘭若,是指野外清靜修道的地方。興建寺院的材料多為石、磚、木三種。在印度中部,有很多精舍,四川的樂山大佛集中在王舍城、舍衛城、波羅奈斯城、毗耶離城、鳩睒彌城等地。
  當中以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及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歷史最悠久。而華氏城的雞園寺、那爛陀寺則是著名的佛教聖地。
早期的寺院以石窟為主,由簡單的精舍(僧房)和支提(佛殿)所組成。支提(chaitya)為梵文譯名,別譯為支帝、脂帝、制底,意思為聚集,積聚土石為塔,引申為宗教性禮拜的地方,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據古瑪拉斯瓦米(coomaraswamy)的說法,支提可以指一個建築物、一個窣堵波、一個祭壇甚至一棵樹。後來,支提才指僧人在山上開鑿的馬蹄形石窟佛殿。著名的支提有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阿旖陀石窟的塔廟,附近建有大量僧房。早期的石窟院,譬如巴雅(Bhaja)、克利(Karle)及納希克(Nasik)的石窟院,都是以一座巨大圓形的窣堵波為中心。
分享以上資料: 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臉書 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加入此網頁到google書籤
台中網站設計